新疆“海鲜”迎来大丰收,哪些美食诞生地突破你想象?

来源:百度新闻 时间:2023-09-09 03:54:16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以来,蔚蓝之境似乎被披上一层隐忧色彩,令部分人对海鲜望而却步。

那么,来自沙漠边缘的海鲜呢?

近期,新疆“海鲜”迎来大丰收。南美白对虾、澳洲淡水龙虾、三文鱼、大螃蟹……鲜活美味的海鲜,销往全国市场以及俄罗斯、东南亚各国。“离海最远的地方”,为何能产“海鲜”?人类为了追求美食,又突破了哪些想象力边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海的味道,新疆也知道

日前,#新疆欢迎大家来吃海鲜#等话题登上热搜,很多人不敢相信,想象中贫瘠而荒凉的戈壁荒漠,竟然量产“海鲜”。

网友们甚至开起了玩笑:“一觉醒来,江浙沪成为偏远地区了”“新疆产的海鲜是不是应该叫‘新鲜’?”

没开玩笑,一起眼见为实

↓↓↓

麦盖提县

澳洲淡水龙虾

身披褐绿色“外衣”的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是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

麦盖提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喀什地区东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沙漠面积占全县面积90%以上,是全国唯一一个嵌入沙漠的县。

麦盖提县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示范基地 张东波摄

看似毫无干系的两者,如何结缘?2020年底,在山东援疆人才合作项目的支持下,日照市援疆干部臧运东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付宁副教授团队合作,在当地10个养殖池内投放虾苗11万余尾,克服了浮游物入侵、土壤返碱等技术难题,规模养殖获得全面丰收。同时,带动麦盖提县形成了3处养殖基地、150亩养殖水面、20万尾的养殖规模。

如今,色泽鲜艳,个头肥硕、体形饱满的澳洲淡水龙虾近在眼前,唾手可得。

在沙漠中长大的澳洲淡水龙虾。张东波 摄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罗氏沼虾

原产于东南亚的罗氏沼虾,对水质、饲料、气候等饲养条件要求颇高,因此被誉为“淡水虾王”。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巧合的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坎乡库勒特克其村,恰巧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水质养殖条件。当地水质清澈,罗氏沼虾在这“安家落户”,健康生长。

米东区协标工村

南美白对虾

10个淡水虾塘,水产面积100余亩,年产南美白对虾50余吨。这是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协标工村的养殖规模。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起网、分拣、称重、打包……近日,当地养殖户们正忙着捕虾上市销售。在网里活蹦乱跳的南美白对虾刚被捕捞上岸,前来购买的客人便将其抢购一空。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尼勒克县

三文鱼

除了鲜虾,冷水鱼也在这里恣意生长。喀什河流淌着的天山冰川雪水,水深6米以下水温常年保持在10℃以下,仿佛天然为它们而生。

2022年11月1日,160万粒三文鱼鱼卵从丹麦漂洋过海,抵达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这一举措,不仅让离海最远的新疆人不仅吃上了新鲜的三文鱼,还“跃”出天山走向了全国各地。目前,新疆三文鱼产量已占全国内陆产量的15%。

三文鱼丰收。资料图:尼勒克县融媒体中心

今年,尼勒克县三文鱼预计实现6000吨量产的目标。只需24小时,一尾来自新疆尼勒克县的三文鱼,便可实现新鲜出水、加工、包装、运输到消费者餐桌上。

博湖县

螃蟹

“秋风起,蟹脚痒。”每年中秋之时,迎来螃蟹黄满膏肥的品尝时机。

眼下,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湖县博斯腾湖迎来螃蟹丰收季。1646平方公里的湖面渔船穿梭,一派忙碌景象。

当地湖水饵料丰富,依托“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博斯腾湖出产的螃蟹肉质滑嫩、蟹黄饱满,远销疆外各大城市。据悉,当地年产水产4000吨至5000吨。

海底种菜,他种了10年

从意大利西北部的热那亚驱车一小时,来到诺里村海岸边,有心的人们会注意到这里有九个透明塑料气泡在水下盘旋,细嗅之下,空气中还可能弥漫着草药香。

这里是“尼莫花园”,也是全球首个栽培陆生植物的“水下栽培”系统。该系统由一系列直径两米左右的悬空、透明、圆顶温室组成。团队成员用铁链将其中一个生物球固定在海床上。

2012年起,创始人卢卡开始在海底种植一种罗勒属植物。后来,尼莫花园还种植了西红柿、秋葵、青豌豆、香草和花卉等。卢卡的愿望是,希望帮助干旱的沿海国家种植更多的食物,且不需要使用昂贵的淡化水。

与传统“土壤栽培”法不同,尼莫花园的植物种植使用的是“水耕栽培”法,即通过水携带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此外,海底的植物只能吸收到有限的阳光,大多数时候,需要使用人造光源—植物生长灯。

每个圆顶温室生物圈的传感器都以无线方式向中央控制塔报告实时读数,如湿度、温度和空气成分。每个生物圈天花板上有一圈小灯提供额外照明,还有一个小风扇帮助空气循环。生物圈圆顶下的小平台可以让潜水员进入检查和收获植物。

不过,尼莫花园内的生物并非可以高枕无忧,它们也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的破坏。2019年,该地发生了一场强风暴,导致尼莫花园中的部分温室被摧毁。

沙漠里的中国蔬菜

走向卡塔尔世界杯餐桌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餐桌上,一种名为“瓢儿白”的生菜,生产于卡塔尔首都北方的阿尔法丹农场中。

开车从多哈南边的沃克拉,经过一大片沙漠后,到达最北边的阿尔法丹农场。种植蔬菜团队创业者高运韬形容这里是“卡塔尔最绿的地方,绿色植物最多的地方”。

2019年年底,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和卡塔尔当地的农业公司合作,展开农业技术援助项目,为当地农场提供技术支援。3年来,多种技术进入当地农场,为当地农场改良种植技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供了帮助。

技术团队在智能LED水培技术上实现了创新突破,将水培技术与垒土基质培技术进行合二为一,创造了独有的二培技术,成功实现了集装箱蔬菜种植过程中控温、控光、控湿,标准化管理,实现了在干旱而炎热的沙漠中,建起蔬菜工厂。

当前,科研团队正在研发适合卡塔尔当地的温室大棚生产技术,未来,卡塔尔的沙漠中,大棚可能真的可以种菜,而不只是用来遮光。

除了卡塔尔,迪拜沙漠中也有一片绿色农场。

距离迪拜市中心西南方向大约50公里的地方,在黄沙漫漫的纳兹瓦沙漠里,有一座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蔬菜农场,里面种植有丝瓜、苋菜、韭菜、油菜等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农场的主人是中国企业家孙建省,他希望当地的华侨华人能从他的菜里吃出家乡的味道。

美食的跨界与“结亲”

当美食的诞生地捉摸不定,美食本身也愈发突破想象力。

不久前,华南农业大学放大招:将荔枝和龙眼结成一门“亲事”。该校园艺学院教授刘成明团队育成了全球首个龙眼、荔枝杂交新品种“脆蜜龙眼”。

脆蜜,以石硖龙眼为母本,以紫娘喜荔枝为父本。无论是从外观还是风味上,脆蜜都更接近龙眼。但和石硖龙眼相比,脆蜜的产量翻倍,抗寒性也远高于石硖,熟期也比石硖晚了15到20天,而且其果肉嫩脆,完全无渣,糖度高达20%-24%。

今年,脆蜜已在部分晚熟产区进行了初步的繁育和推广应用,预计2025年可以少量投产和上市。未来,人们有望在每年的中秋佳节,品尝到嫩脆香甜的脆蜜鲜果。

文学家袁枚曾说:“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在追求美食的过程中,跨界、融合、复古、反季……人们将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推陈出新的食品,有的赋予文化内涵,有的充满科技芬芳。

盛夏时节,高校用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东农豆252”来制造冰淇淋反馈给市场;夏秋之交,一杯“酱香拿铁”,抓住年轻人的第一杯;而将到来的中秋佳节,相关名企正摩拳擦掌推出酒心冰淇淋、“含酒月饼”,奔赴下一场美食创造力竞逐……

(参考资料:新疆发布 澎湃新闻 直播日照微信公号 齐鲁晚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 封面新闻 尼勒克县融媒体中心 国家地理中文网 红星新闻 新华社 浙江宣传 广东发布微信号 新京报 中国青年报 深圳商报 视觉中国)

来源 |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原标题:《新疆“海鲜”迎来大丰收,哪些美食诞生地突破你想象?》

关键词:

  
  • 未满19岁的人贩子惊呆网友 拐卖团体年轻化值得社会深思

    未满19岁的人贩子惊呆网友 拐卖团体年轻化值得社会深思
  • 315曝光现榨果汁引发关注 食品行业卫生漏洞还须及时补上

    315曝光现榨果汁引发关注 食品行业卫生漏洞还须及时补上
  • 达达去年增收不增利受关注 净亏损额为24.711亿

    达达去年增收不增利受关注 净亏损额为24.711亿